色彩管理:确保高质印刷品色彩忠实再现
2007-05-01 00:00:00.0 来源:必胜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一切似乎都可能很理想地实现:客户的数据按预定付诸生产,所有的页面都已完成,选用的字体都不缺——总之,任务完成得很满意。可是一印出来后才突然认识到效果大不一样,原稿的色彩要亮丽得多,即使在显示屏上预检时所看到的一切也比印出来的好得多。
专家认为“色彩管理(ColorManagement)”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可是这个术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简单地讲,色彩管理包括控制色彩准确地、稳定一致地再现,而且是可以预测其结果的。其目的是使最后的成品尽可能贴近原稿。这个话题对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套话,但却是一些专业研讨会、行业座谈会和演讲会上最流行的主题之一,即因为这个题材所包含的内容和其持续的不确定性。
在出版物中,一幅彩色图像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这个工作流程始于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捕捉图像,在显示屏上再现图像,由数字化打样设备打样,最后为实际印刷作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色彩不会被轻易捕捉,更难以被精确控制。
色彩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而是一个受光线影响的复杂的视觉感受,包括受光照射表面的反射性质,以及稍有不同的影响每个人的色彩感觉的心理因素都有关系。认为彩虹包含了所有色彩是错误的。因为色彩不是一个单平面的统一体,远非对每个色彩分配一个波长那么简单。事实上,我们根本看不到真正的色彩。色彩只是基于我们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所接受的信号在大脑中的综合而成的结果。
有些系统已被尝试用于描述色彩。通常我们提到的色彩空间是一些多维坐标体系,像被广泛应用的CIE色彩坐标体系,采用红-绿、黄-蓝和黑-白三个坐标轴。但没有哪家制造商所定义的色彩空间能与另一家制造商所定义的色彩空间简单地对应起来。
不同的设备再现色彩的方式也不同,甚至不能相同地记录和描述同一颜色。例如,扫描仪和显示屏,利用色彩空间,综合红、绿、蓝三原色再现各种色调;而另一方面,打样机和印刷机则综合CMYK色彩空间建立色彩。一个典型的印前系统可包含一组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设备,使色彩管理过程更复杂化。前几年,典型的印前部分或多或少地采用自成一体的设备系统,其各部分能紧密协调工作确保完全适应性。但现在使用于印前操作系统多为不同厂家制造的数字化设备,也给色彩管理带来了问题。目前,常会发现一些印前商用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组成生产线,如:用海得堡、柯达或Itek的扫描仪,或用爱普生、理光、尼康的数码相机进行输入,或者直接用客户以各种软硬件生成的图像。
匹配不当引起的问题:
当在工作流程中从一种色彩空间转换到另一种色彩空间,色彩管理问题将更严重。例如,扫描仪以RGB方式进行输入扫描,而以CMYK方式进行输出。这样的事情在印刷厂天天都在发生。
虽然,不同设备采用不同色彩空间有一定的覆盖区,但仍然难以完全匹配。即使是两台同样采用RGB色彩空间的设备,其得出来的结果也大不相同。纸张和其它承印物也影响色彩的再现。这些因素也都得在色彩管理中考虑进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