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确保高质印刷品色彩忠实再现
2007-05-01 00:00:00.0 来源:必胜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色彩管理的任务:
色彩管理目的是补偿由输入输出设备引起的色彩失真,保证色彩数据以一种可以重复的方式进行转换,并符合专业要求,最终建立不因设备而异的色彩表现力。这主要是靠“设备色彩标定”办法来实现的。
理论上,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应建立在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基础上。国际色彩合作组织(theInternationalColorConsortium)为模块式软硬件环境制订了这样一个色彩空间标准ICC-Profile和必需的色彩管理模块(ColorManagementModule),它通过这些标准文件把色彩在输入或输出时转换成不受设备影响的色彩空间。
苹果电脑公司的MacOS操作系统全面支持ColorSync色彩管理系统,ColorSync是基于Linotype-Hell公司(现为海得堡印前部)所开发的技术并处理色彩转换。此种ColorSync软件会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ICC-Profile和CMM之间进行协调,甚至可以在采用不同色彩转换方式的不同模块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微软公司征得海得堡印前部的允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使用了ICM技术。
色彩管理的真相:
当一个图像被扫描或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后,必须在显示屏上检视其结果。这里就是第一道关口,这两种设备均需经过标定并求出校正曲线以弥补其差异。标定输入设备,需要一个参照文件,通常用一块彩色幻灯片,含色块测试条,此测试条应和用于所有设备色彩描述文件的IT8标准一致。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原稿,当然也可利用已测好的色彩值文档来省略这一步。第二步,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一个实际扫描图像,将结果和先前存储的参照数据作比较,建立一套差异数值。这就是由相应软件支持的Profile,可用来把扫描数据转换成不因设备而异的色彩空间,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标定显示屏、打样机以及最后的输出设备。
印刷机引入不确定因素:
自然,最后的输出印品才是色彩管理的最后检验。已设计出标准的色彩控制条作为印刷机色彩定标,所以印刷品的色彩复制质量可以在印张上检验。但是由于胶印工艺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大量可变因素需要维持平衡,相当多的不稳定性加入到此过程中,而Profile仅能对一种设备在特定的数据设定下进行标定,因此保持印刷条件不变非常重要。油墨、墨斗设置、纸张甚至温湿度等均会影响印品质量。
前景展望:
事实上,由于工艺中的弱点,各个设备需要不同的Profile和处理方案,色彩管理不能经常达到预期效果。只要生产流程中有一个环节标定不恰当,或者使用了错误的或过时的Profile,整个工艺流程就遭受破坏。制造商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已着手提出高效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为众多设备设计的具有强大标定功能的工具。
实际上,色彩管理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些人因这个复杂的事物而犹豫不决,市场上众多的工具与系统不但未能帮助潜在用户找出方向,反而使他们更感迷茫。何况很多关于“色彩管理”的阐述都是随意摇摆的,各种说法只是狭窄地谈到某些方面,而非整体地描述这种技术。而且,从本质上来讲,色彩的根本问题完全是一种主观现象,这使其很难得到控制。
然而无论如何,能采用色彩管理确保高质印刷品色彩忠实再现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事实上,正如本文所说明的,确实迫切需要把色彩管理推向前进。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