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谨防京津冀一体化引致“两极化”
2014-07-21 09:11:20.0 来源:凤凰城市 责编:周艳平
- 摘要:
-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从长远来看,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不仅对京津冀三地来说都是战略利好,而且对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乃至全国发展也具有战略支点意义。
劳动力流向改变财富空间版图。寻找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追求更好的福利与更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人之常情,也是大多数人的梦想。相对于河北而言,京津两市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个人发展空间更广,同时两市的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更优质,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加之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河北的劳动力流向基本以京津两市为主,其中60%以上又是流向北京。
在流向京津的劳动力中,既有来自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体力劳动者,也有来自河北主要城市的高端人才。与此同时,天津方面,每年也有不少人千方百计地调入北京。笔者从访谈中获知,天津社会科学院每年都会有3、4位或更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调进京。
劳动力的大流量迁移,一方面影响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动等于财富的转移。天津、河北两地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特别是高素质的劳动人才的流失,将会削弱天津、河北的生产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影响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力,从影响京津冀区域的财富累积空间版图。
市场力量引致资源集聚。市场不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换场所,也不仅是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是一种社会组织和经济协调机制。甚至,市场成了某种“隐蔽的上帝”(弗里德曼,1998)。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资源的配置。在市场无形之手的指挥下,各种资源通过参与市场交换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按照市场价格信号反映的供求比例流向最有利的部门和地区。
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人才高地、科技高地、资金高地和优质公共资源的集中地,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天然地具有吸纳更多资源的能力,也是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最大化地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之地。这是对河北乃至天津的包括人才在内的优势资源涌进北京的最好动因解释。
也正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的企业,可以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市场供求信息,按趋利原则来决定在哪里“安营扎寨”,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生产经营活动。
市场能使资源集聚,因而引致企业的集中。比如,我国的中央企业就是高度集中于北京,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中国大陆入选87家企业,其中48家企业的总部落户北京,占55.17%。这种非常明显的总部经济优势,使得北京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从而资源集中化程度更高,“马太效应”更为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京津冀之间的发展差距。
政策不配套引致差距拉大。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社会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协调者,也是消除历史惯性与市场力量负能量的主要影响者。政府的行政能力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政府行政能力不足或政策失当,会固化甚至拉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
-
相关新闻:
- ·热点关注:让市场决定京津冀经济圈副中心 2014-06-25 08:54:51.0
- ·京津冀初定划分四大功能区 即上报国务院 2014-06-06 10:02:01.0
- ·任玉成:京津冀印业将协同发展 设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2014-06-03 16:18:58.0
-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北京印刷协会开展调研 2014-04-22 16:41:30.0
- ·??????????? ?????????? 2014-03-21 09:31:05.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