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谨防京津冀一体化引致“两极化”
2014-07-21 09:11:20.0 来源:凤凰城市 责编:周艳平
- 摘要:
-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从长远来看,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不仅对京津冀三地来说都是战略利好,而且对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乃至全国发展也具有战略支点意义。
“富的愈富,穷的愈穷”的极化效应:成因与动因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难免受到多方力量的作用和正负能量的影响,使一体化变成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可能会使京津冀业已存在的各种差距放大,出现极化效应,甚至会呈现贫富两极化态势。这样基本判断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传统政策与“特权”惯性使然。解放以来,在京津冀发展问题上,我们国家基本上遵循“保障首都,服务首都”的理念,政策上也对北京实行倾斜,其结果是产业发展、资源供应、环境保护等都优先考虑北京。
天津、河北,尤其是作为最弱势的行政区域的河北,要做出很大的牺牲。加上京津冀三个行政区划中,河北的行政配置级别事实上低于京、津,在资源配置和行政协调的关系上更是处于从属地位。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对等,严重地影响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以水资源为例,河北的土地、水、环境,交通市政等综合承载力脆弱,其中,土地短缺集约度低,同时沙化现象明显,水资源缺口为27亿立方米,每年都需要超采地下水来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然而,即使在人均水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仅2008年——2012年,河北向北京应急供水总量就超过10亿立方米。承德至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每年为天津提供的水资源总量超过5亿立方米。
虽然京津两市都对调水给予补贴,但这些补贴远远不能弥补河北因此付出的经济和环境代价。优先保障北京、服务北京的政策和因政策形成的观念,以及北京所具有的政治上的“特权”和资源配置优先权,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变,甚至在一体化化进程中还会继续“发作”。北京对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地区的虹吸作用短期内不会减弱。随着交通通达性的提高,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善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京津之对于河北的虹吸作用仍将大大超过其辐射效应。
便利交通助力虹吸效应。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社会的共识。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优先选项。从长远来看,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无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促进作用。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一定时间段内,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某种程度上会增强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除了吸引优质资源,也“吸走”周围地区的商业机会、民生生意,从而会对贫困地区产生一些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就京津冀这个话题来说,交通一体化程度越高,可能会冲击部分地区的商业经营状况和资源配置。调查发现,北京-天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由于津冀地区的人,尤其是较富裕阶层,更愿意到北京购物,天津、河北各城市原来的许多世界品牌专营都面临威胁,甚至出现转行、关门现象;一些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的生意也大受影响。
此外,津冀地区一些研究机构、高校甚至企业的高端人才,在家庭无法迁移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调到北京工作,过上早出晚归或“周末夫妻”生活。这些现象可能是暂时性的,但由于因此造成的人才流失、商业机会和收益的减少、失业人员的增加等,都会对相关地区、有关行业及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从业人员的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
-
相关新闻:
- ·热点关注:让市场决定京津冀经济圈副中心 2014-06-25 08:54:51.0
- ·京津冀初定划分四大功能区 即上报国务院 2014-06-06 10:02:01.0
- ·任玉成:京津冀印业将协同发展 设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2014-06-03 16:18:58.0
-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北京印刷协会开展调研 2014-04-22 16:41:30.0
- ·??????????? ?????????? 2014-03-21 09:31:05.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