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o??U?柾H
2012-01-25 21:02:45.0 来源:醥謦 责编:?
- 摘要:
- ??寻o羓9nMX(飓?v-?o侭??@?_ ?闬j刯9?;b宱?剟 \:顦X(
大剂量亏的只是患者 药厂医院不愿惹麻烦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剂量过大,既有药厂剂量包装不合理所致,也有患者“自作聪明”导致的浪费,更有医院和药监机构的“不作为”使问题长期存在。
改包装等于申报新药 “谁愿浪费名额?”
既然医生和患者都强烈需求,为什么市面上的小包装药品这么少?“其实道理很简单,改小包装后药厂的利润将萎缩,而且申报程序极为复杂,谁都不愿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广州某药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改了小包装后药盒、说明书等各类成本至少会上升两三成,而国家目前对药价的控制较严,如不能加价,药厂只能自己消化成本。
小剂量包装成本贵两三成
而且,根据药监部门的规定,改变药品包装要按申报新药来审批,并且要占用新药名额,“现在申报新药那么困难,谁愿意把名额浪费到改包装上?”这位负责人说。
生产多大剂量药厂说了算
为何不在生产之初就“人性化”设计药品的剂量规格呢?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专家陈安薇表示,主要是药监部门、医院、药厂三方缺乏沟通,药厂虽然在临床试验要和医院合作,但申报时由药厂自行上报,剂量主动权在药厂,药监局也只管审核批准,不会与药品使用单位——医院沟通,所以生产出来的剂量往往有所偏差。另外,药商追逐利润也是一大原因,“其实这(指没有小剂量药品)与没有便宜药(的原因)是一脉相承的,像以前止痛药颅通定每片只需几毛钱,效果又好,现在很多都没有了。”
根据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采购药品时,每个通用名药品的品牌不能超过两个。这个规定,原本是为了防范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但是,由于目前药厂生产药时,每种药通常只出一种剂量规格,直接导致了医院买同一种药时,最多只能买到两种规格。因此,也有医生认为,该规定为药品规格的多样化加上了“紧箍咒”。
开大包装药医院更赚钱
“大包装药品的好处是成本低廉,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用药如雷米封、利福平、复方丹参片等性质稳定的制剂,大包装可节约成本减轻病人的负担。但对于性质不够稳定的药品,应尽快推广单剂量小包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剂师表示,医院在药品剂量问题上充当了“不作为”角色,因为使用小剂量药品,医院的利润肯定会减少,反正浪费的只是患者的钱,所以谁都不愿意“搅这趟浑水”。
不全是包装惹的祸 街坊坏习惯也会浪费药
资深医院管理专家陈安薇表示,药品浪费与一些患者的就医习惯也有关,这在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身上尤为明显,“由于参加医保,有些老人抱着不买白不买的心态,每个月都拿回一大堆药,最后吃不完过期了。”陈安薇称,特别一些重病的老人,喜欢购买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囤积,病逝后,医院也不可能回收,因为药品一旦出了医院门,医生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再用到其他病人身上也不安全。
还有些无意的浪费行为,也跟街坊喜欢“自作聪明”有关。“例如感冒药医生通常开3天,许多患者吃了1天感觉好了就不愿意服用了,担心是药三分毒。”陈安薇称,这是一个极危险的误区,像抗生素那样,一般主张要么不用,一用就要用够48~72小时,“(因为)用了第一天,把那些普通的细菌杀灭了,留下的净是些顽固难对付的病毒,此时却停止用药,危害可想而知,所以还是要遵照医嘱足量用药。”
对于如此多过期药品,扔掉后会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专家表示,如果没影响到水源,一般普通药品失效期后裸露空气中对人体没太大伤害,但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回收,像医院一般会在失效期前回收并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再生产。
临床专家:小孩吃大人药 剂量不准很危险
“专门针对儿童剂量而生产的药物也有,但无论从品种还是数量都相对较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庄建培表示,市场少见小包装药品,与厂家少生产和一些制度上的规定都有关。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剂量过大,既有药厂剂量包装不合理所致,也有患者“自作聪明”导致的浪费,更有医院和药监机构的“不作为”使问题长期存在。
改包装等于申报新药 “谁愿浪费名额?”
既然医生和患者都强烈需求,为什么市面上的小包装药品这么少?“其实道理很简单,改小包装后药厂的利润将萎缩,而且申报程序极为复杂,谁都不愿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广州某药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改了小包装后药盒、说明书等各类成本至少会上升两三成,而国家目前对药价的控制较严,如不能加价,药厂只能自己消化成本。
小剂量包装成本贵两三成
而且,根据药监部门的规定,改变药品包装要按申报新药来审批,并且要占用新药名额,“现在申报新药那么困难,谁愿意把名额浪费到改包装上?”这位负责人说。
生产多大剂量药厂说了算
为何不在生产之初就“人性化”设计药品的剂量规格呢?对此,广州市人大代表、资深医院管理专家陈安薇表示,主要是药监部门、医院、药厂三方缺乏沟通,药厂虽然在临床试验要和医院合作,但申报时由药厂自行上报,剂量主动权在药厂,药监局也只管审核批准,不会与药品使用单位——医院沟通,所以生产出来的剂量往往有所偏差。另外,药商追逐利润也是一大原因,“其实这(指没有小剂量药品)与没有便宜药(的原因)是一脉相承的,像以前止痛药颅通定每片只需几毛钱,效果又好,现在很多都没有了。”
根据2007年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采购药品时,每个通用名药品的品牌不能超过两个。这个规定,原本是为了防范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但是,由于目前药厂生产药时,每种药通常只出一种剂量规格,直接导致了医院买同一种药时,最多只能买到两种规格。因此,也有医生认为,该规定为药品规格的多样化加上了“紧箍咒”。
开大包装药医院更赚钱
“大包装药品的好处是成本低廉,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用药如雷米封、利福平、复方丹参片等性质稳定的制剂,大包装可节约成本减轻病人的负担。但对于性质不够稳定的药品,应尽快推广单剂量小包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剂师表示,医院在药品剂量问题上充当了“不作为”角色,因为使用小剂量药品,医院的利润肯定会减少,反正浪费的只是患者的钱,所以谁都不愿意“搅这趟浑水”。
不全是包装惹的祸 街坊坏习惯也会浪费药
资深医院管理专家陈安薇表示,药品浪费与一些患者的就医习惯也有关,这在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身上尤为明显,“由于参加医保,有些老人抱着不买白不买的心态,每个月都拿回一大堆药,最后吃不完过期了。”陈安薇称,特别一些重病的老人,喜欢购买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囤积,病逝后,医院也不可能回收,因为药品一旦出了医院门,医生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再用到其他病人身上也不安全。
还有些无意的浪费行为,也跟街坊喜欢“自作聪明”有关。“例如感冒药医生通常开3天,许多患者吃了1天感觉好了就不愿意服用了,担心是药三分毒。”陈安薇称,这是一个极危险的误区,像抗生素那样,一般主张要么不用,一用就要用够48~72小时,“(因为)用了第一天,把那些普通的细菌杀灭了,留下的净是些顽固难对付的病毒,此时却停止用药,危害可想而知,所以还是要遵照医嘱足量用药。”
对于如此多过期药品,扔掉后会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呢?专家表示,如果没影响到水源,一般普通药品失效期后裸露空气中对人体没太大伤害,但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回收,像医院一般会在失效期前回收并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再生产。
临床专家:小孩吃大人药 剂量不准很危险
“专门针对儿童剂量而生产的药物也有,但无论从品种还是数量都相对较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庄建培表示,市场少见小包装药品,与厂家少生产和一些制度上的规定都有关。
-
相关新闻:
- ·数字技术使未来包装更加迅捷 2011-12-30 11:51:22.0
- ·药品包装盲文难觅 盲文印刷有待加强 2011-12-25 16:56:53.0
- ·药品包装回收需立法规范 2011-11-22 09:08:03.0
- ·假药巨案利益链:医院保洁收一药盒赚300元 2011-11-20 14:27:16.0
- ·包装关系健康 提高包装安全品质 2011-11-15 00:00:0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